杭州亚运会、上海进博会等均通过绿证实现100%绿色用能,居民自主购买绿证数量不断提升……近年来,大型活动、用能企业、公共机构、居民用电均通过购买绿证实现绿色电力消费,绿色电力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大国,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证市场。为高质量建设绿证市场,推动绿证价格合理体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和国家数据局近日联合印发了《...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部署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任务。10年来,电力生产组织方式逐步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快速推进,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初步建立。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1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的6.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由17%提升至63%。2024年,全国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1.4万亿千瓦时,较2016年增长10余倍。...
国家电网3月18日宣布,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当日开工建设,这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新通道,计划于2027年6月建成投运。大同—怀来—天津南特高压工程起于山西大同,途经河北燕山山脉和海河流域,止于天津滨海新区,新建双回线路长度770千米。建成后,华北将新增一条贯通山西、河北能源基地与天津负荷中心的能源“大动脉”,进一步完善华北特高压主网架结构,满足山西、河北电力送出和天津电网负荷增长需求,全面提高京津冀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抵御严重故障风险能力,...
近日,国家管网集团自主攻坚的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关键设备与生产线一键启停技术,顺利通过了专家鉴定,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外输生产线一键启停技术国际先进。该技术在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管理公司北海LNG接收站试点研发,2023年11月首次实现国内LNG接收站关键设备一键启停;2024年8月首次实现国内LNG接收站生产线一键启停,至今已安全平稳运行80余次,充分验证了其在效率、安全及经济方面的显著优势,可在同类LNG接收站中推广,...
世界坝体最高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3号机组10日并网发电。至此,包含已投运的1、2号机组在内,该电站首批3台机组全部投运,当前并网发电容量达67.5万千瓦,长三角地区再添一大型清洁能源“调节器”。该电站上水库大坝高达182.3米,是世界坝体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发挥着调峰、调频等作用。电站在用电低谷时把水从下水库抽往上水库,变成势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将势能转化为电能送入电网,实现“水往高处走,...
“2024年,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陶华冰带领团队研发的质子交换膜制氢电解槽取得突破性进展,获批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并成功走向市场。”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带来好消息。目前,该成果已成功应用在新疆首个综合能源站,并于近期再度斩获8000万元新订单,标志着我国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线路上实现了全链条自主研发,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并获得市场认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是目前三种主流电解水制氢技术之一。...
在碧海蓝天间,一座充满活力的海岛正在书写着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2024年,海南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到83.6%,能源转型走在全国前列。从海上风电到光伏发电,从核电发展到智能电网建设,海南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得益彰的发展理念,为及早实现“双碳”目标积累先发优势。 海上风电跃升:打造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 2024年12月27日,海南省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华能临高CZ1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出第一度海上绿电,...
2025年1月1日起,我国能源领域的基础性、统领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将施行,这标志着我国能源治理现代化迎来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新时代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步入新阶段。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1日至14日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15日至16日,最低气温零摄氏度线将南压至长江中下游一带。 当前,能源行业着力抓好煤炭、天然气等生产供应,做好保暖保供工作。国家能源局相关司局负责人介绍,...
12月12日,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陕西电网大型调节电源的新突破。至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运抽水蓄能机组容量突破4000万千瓦,达4026万千瓦,在运在建抽水蓄能电站75座、...